景觀蔬菜設施栽培技術
景觀蔬菜以其顏色鮮艷、形態(tài)奇異、氣味芳香、風韻獨特等特點,近年來作為觀賞植物被廣泛應用于農業(yè)觀光、庭院景觀、園林綠化等領域,一方面拓展了蔬菜生產功能,展示了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的多元化態(tài)勢,另一方面展示了農業(yè)科技和園藝景觀設計在農業(yè)領域的探索創(chuàng)新。
由于自然氣候的限制,蔬菜景觀設計需要充分應用設施栽培,利用人工創(chuàng)造并調節(jié)溫度、濕度、光照、水肥等環(huán)境條件,在溫室內實現(xiàn)蔬菜景觀的周年呈現(xiàn)。目前蔬菜景觀形式多采用多樣化的植物栽培方式和技術支撐,例如蔬菜花壇、蔬菜花境、盆栽造景、墻體綠化等常規(guī)的土壤栽培方式,還有一些造型美觀、獨具特色的無土栽培模式,不同于常規(guī)的生產栽培,觀光型無土栽培技術在應用中更需要注重品種搭配和栽培模式的藝術化、立體化,比如設計曲線和對角種植等方式, 配合嫁接、盆栽、樹式栽培等栽培技術,賦予栽培過程較深的技術、文化、藝術內涵, 提高觀光效果。本文將著重從無土栽培配套設施、蔬菜品種選擇及栽培技術要點等方面介紹景觀蔬菜設施栽培技術,以期為蔬菜在觀光農業(yè)中的應用提供技術參考。
景觀蔬菜設施無土栽培
目前,無土栽培技術應用于景觀造型的栽培模式多樣,例如:管道式栽培模式、立(抱)柱式栽培模式、墻體式栽培模式、霧培模式、巖棉基質栽培模式、樹式栽培模式、空吊槽中栽培模式、移動式多層立體軌道栽培模式等。
管道式栽培模式
管道式水培系統(tǒng)由PVC 管材組裝并改造而成,主要由栽培管道、定植缽、支撐架、循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四部分組成,管道式基質培裝置則由定植槽、支撐架、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tǒng)三部分組成。這兩種栽培管道皆可做成平面、斜面和立面等不同形式,具體可依不同空間和造型需要靈活布置。作物定植于定植槽內,可根據(jù)不同作物的株行距和苗齡靈活布置管道間距,大大提高了溫室空間和光照利用率,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增強了觀賞的多樣性。一般包含栽培盆、定植缽、承載中柱、立柱帽、儲液箱、供液給水系統(tǒng)等。其中栽培盆的形狀也可以根據(jù)造景要求而定制,比如花瓣形、幾何圖形等;供液給水系統(tǒng)由泵、過濾器、管道和營養(yǎng)液循環(huán)定時器組成,定時器可以根據(jù)實際生產隨意調控肥水供給時間。由于是組裝而成,所以其高低、數(shù)量可按照景觀需求隨意選定,因此組合的自由度大,組裝后的立柱經人工推動能自由旋轉,使柱上植物均勻采光。此類裝置適合多種植物生長,尤其是株型較小的矮桿植物?;|供液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液是不可循環(huán)使用的, 主要由泵、管道、滴頭和供液定時器組成,大多數(shù)裝置采用底部自下而上或從上部滴灌供液。
墻體式栽培模式
墻體栽培模式是將無土栽培技術從平面結構延伸了到墻面立體結構,其設施主要由栽培板、定植杯、支撐骨架、營養(yǎng)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和控制系統(tǒng)組成。景觀設計上通常將若干單板拼接成面積較大的栽培墻體,自由組合成各種形狀和高度。利用墻體栽培可以布置成趣味迷宮、植物房墻等景觀。該模式較適合栽培一年生葉類蔬菜、矮生花草及草莓等作物,是布置生態(tài)餐廳、植物迷宮或隔墻等景觀的絕佳選擇?;|栽培的供液系統(tǒng)不可循環(huán)使用營養(yǎng)液,其供液系統(tǒng)主要由泵、滴管系統(tǒng)和供液定時器組成。
霧培模式
霧培模式的主要設備由栽培槽和供液系統(tǒng)兩部分構成。栽培槽可用硬質塑料板、泡沫塑料板、木板或水泥混凝土制成,形狀也可根據(jù)景觀要求多樣化。栽培槽的功能主要是貯存營養(yǎng)液,并將霧化后多余的營養(yǎng)液回流到貯液池內。另外,栽培槽內部空間大小也有要求,具體原則是槽內的霧化噴頭要有足夠的空間將營養(yǎng)液均勻噴灑在各植株的根系上為宜。供液系統(tǒng)由貯液池、水泵、管道、過濾器、噴頭和超聲氣霧機組成。營養(yǎng)液霧化不但解決了根系供氧問題,還提高了養(yǎng)分的吸收率。
巖棉基質栽培模式
巖棉栽培模式的配套設施主要包括水肥一體化滴灌設施和巖棉栽培設施。水肥一體化滴管設施主要由注肥泵設備、儲肥系統(tǒng)、配肥系統(tǒng)、水肥控制系統(tǒng)、滴灌系統(tǒng)等組成。巖棉栽培系統(tǒng)包括支架、巖棉塊和巖棉條。支架上設置栽培糟,可以回收過剩的營養(yǎng)液,巖棉塊放在巖棉條上,種植時將種子放在巖棉塊中進行育苗,當苗長大后,再將帶苗的巖棉塊放在巖棉條上,不需要挪苗移栽,更有利于作物緩苗。同時巖棉疏松多孔的特征,使植物根系很容易穿插過去,透氣,持水性能好,有效提升植株根系的生長,保證供給養(yǎng)份的充分的吸收。
樹式栽培模式
樹式栽培也是營造蔬菜景觀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通過整枝修剪、營養(yǎng)調控以及環(huán)境調控等技術使番茄、黃瓜、甜瓜、西瓜等作物生長為樹狀,故有人稱之為番茄樹、黃瓜樹、甜瓜樹、西瓜樹等。樹式栽培需要配備栽培槽、營養(yǎng)液池、加液和回液等設施,與普通的栽培相比,樹式栽培需要給作物根系提供更大的生長空間,給作物提供更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因此,對栽培管理技術要求嚴格。
空中吊槽栽培模式
吊槽式無土栽培是一種高效立體基質栽培形式。通過懸吊栽培槽的方式,上層種植作物,地面也可種植耐陰蔬菜或花卉。充分利用了有限的溫室空間和太陽能,顯著提高單位面積的作物種植株數(shù)和產量。由于其美觀新穎,可應用于都市觀光農業(yè),方便田間作業(yè)和游人行走,易于觀光采摘。栽培槽可選用PVC管材,也可選用質地硬而輕的金屬材料,用鋼絲繩將槽子吊起, 間距50 cm。如果在日光溫室中,應采用東西延長、南北階梯式;如果在連棟溫室中,則應采用南北延長東西平行式。若預算充足,可添加高度調節(jié)設備。營養(yǎng)液循環(huán)灌溉系統(tǒng)由蓄水池、潛水泵、主管、支管、滴箭、回水管及定時器組成。營養(yǎng)液在蓄水池中配好,通過滴箭供給到每株作物根部,可循環(huán)利用,達到節(jié)水節(jié)肥的作用。
移動式多層立體軌道栽培模式,利用空間縱向、多層結構設計,通過自動旋轉,保證每株植物均可獲得均勻的光照從而更加有效促進植物生長,大大提升蔬菜品質。同時,結合供回液系統(tǒng),每棵植株都可以通過電腦流程序及觸摸屏控制器設定的參數(shù)自動定時定點,實現(xiàn)固定澆灌、定點采收,可節(jié)約一半以上的人工成本,同時種植效率是其他種植方式的3 倍。
各類景觀蔬菜的無土栽培技術
栽培季節(jié)選擇
大部分觀葉及觀花類蔬菜是中低溫型的, 喜冷涼氣候,不耐高溫,適宜生長溫度15~25 ℃。具體可根據(jù)當?shù)氐臍夂驐l件來確定種植時期。例如廣東省地區(qū)每年9 月~ 翌年3 月適宜播種,10 月~ 翌年5月是觀景最好季節(jié)。觀果類蔬菜主要有茄果類和瓜類品種等,溫室栽培茄果類,一年可以種植兩茬,分別在1~2 月份和7~8 月份播種,5~7 月和10 月到次年2 月都是觀賞期。南方地區(qū)瓜類一般可以種植2~3 茬,分別是春植2 月份播種,4 月份進入結果期;夏植6 月份播種,8 月份進入結果期; 秋植9 月份播種,11 月份開始結果,結果觀賞期可持續(xù)1~2 個月。
觀根類蔬菜主要有蘿卜、番薯、馬鈴薯、淮山及根用中藥材等,蘿卜夏季一般5~6 月份播種,7~8 月份進入觀賞期,秋季7 月份播種,9 月份進入觀賞期。番薯和馬鈴薯多通過塊莖和扦插進行無性繁殖,在南方溫室內一年可以種植3茬,其中春薯在3~4 月份種植,秋薯在8 月份種植,早冬薯在10 月份種植?;瓷酵ǔT?~8 月份種植。根用中藥材大多為多年生植物,可以常年觀賞。
無土栽培的形式選擇
葉菜類的生長期短, 生長速度快, 無土栽培育苗期一般15~30 天, 定植后一般20~40 天左右即可采收。觀葉蔬菜的株型小,水培和基質培皆可,景觀栽培多采用基質培和水培相結合的管道式、立柱式及墻體式的無土栽培形式。觀花類蔬菜的生長期較長,無土栽培苗期一般25~30 天,定植后一般60~70 天左右即可成花,達到最佳觀賞期。觀花蔬菜的株型較大,水培不易固定植株,基質栽培較為容易固定植株,便于造景。觀花蔬菜造景也多采用基質培的管道式、盆栽式、立柱式及墻體式的無土栽培形式。觀果類蔬菜的可觀賞期較長,普通大田栽培,結果期一般30~50 天左右, 采用溫室無土栽培,結果期可再延長1~2 個月,特別是茄果類采收期可以長達6 個月。觀果蔬菜的株型一般較高大,無土栽培需要吊繩引蔓, 便于固定植株,水培還要有特制的固定板固定作物根部。目前觀果類蔬菜普遍應用噴霧和巖棉栽培技術結合管道、盆栽、立體等多種形式進行景觀設計。
觀根蔬菜在景觀栽培中通常采用空中基質盆栽,待根莖膨大進入觀賞期后,可將花盆去半,露出根莖進行觀賞。例如空中番薯、空中馬鈴薯等。
育苗與定植
◆育苗
觀賞蔬菜多采用基質育苗或海綿育苗?;|育苗所用的基質營養(yǎng)土按泥炭: 珍珠巖=2:1的比例配置,播種前要將基質土淋透水,一般每穴播1~2 粒種子,然后用泥炭土覆蓋種子約1 cm 厚,最后淋水至表面濕潤。待苗長至5~6 片真葉時即可定植。
定植海綿育苗,海綿事先用水浸濕,使海綿吸足水分,然后把催好芽的種子夾在浸濕的海綿上端3~5 mm 處, 盆里倒入清水, 約海綿的1/3 處。待子葉長出后,可將清水換成營養(yǎng)液, 濃度為1/3 個劑量,月3~4 天更換1 次營養(yǎng)液。待小苗長至4~5 葉時定植。另外,觀光栽培要求景觀和采摘的連續(xù)性和持續(xù)性,而葉類蔬菜的觀光期比較短,因此葉菜育苗要分批次,少量多次育苗,陸續(xù)定植、陸續(xù)采收,盡量避免因一次性定植或采收面太大,而出現(xiàn)栽培景觀斷檔現(xiàn)象,影響觀賞效果。
◆定植
基質栽培可直接將穴盤苗放入栽培槽內定植,然后在距幼苗根部7~10 cm 處插入營養(yǎng)液滴頭。應注意滴頭與根部的距離和位置調整,離幼苗根部太近容易燒苗,太遠不利根部吸收養(yǎng)分。另外,滴頭要經常更換位置,以便作物根部均勻生長。水培種植定植之前要將根部的泥炭土清洗干凈,然后將幼苗用定植杯固定,再定植到栽培槽中,以免泥炭土污染營養(yǎng)液和堵塞循環(huán)系統(tǒng)。海綿育苗由于全程不接觸泥炭土,幼苗不需要清洗,可直接放入定植杯中,之后再放入種植槽中的孔中定植。種植槽內的水位調高至營養(yǎng)液能夠浸沒定植杯的1/2 處, 利于根部生長均勻。種植密度可根據(jù)具體景觀設計調整。
營養(yǎng)液管理
◆營養(yǎng)液配方選擇
適用于葉類蔬菜的營養(yǎng)液配方由很多種,可采用葉菜通用基礎配方,如日本園試配方、華南農業(yè)大學葉菜A、B 配方、綠葉菜通用配方、山崎茼蒿配方、萵苣配方(1978)、華南農業(yè)大學蕹菜營養(yǎng)液配方、菠菜配方、生菜配方等。觀花、觀果蔬菜營養(yǎng)液配方可以參考葉菜類配方,如日本園試配方,也可以參考華南農業(yè)大學果菜類配方、荷蘭溫室作物研究所巖棉培滴管配方、黃瓜配方、櫻桃番茄配方等。
觀根蔬菜營養(yǎng)液配方可以參考根菜類專用配方,如櫻桃蘿卜營養(yǎng)液配方, 也可以參考華南農業(yè)大學果菜類配方等,具體可根據(jù)蔬菜的營養(yǎng)需求規(guī)律適時添減某種營養(yǎng)元素。
營養(yǎng)液的酸堿度和濃度管理
營養(yǎng)液的酸堿度(pH)通常調至5.5~6.5,適用于大多數(shù)作物,極少數(shù)要求喜酸喜堿的作物,可根據(jù)作物的具體要求用鹽酸和氫氧化鈉來調整pH。營養(yǎng)液的濃度一般定植第1 周EC 控制在1.4~1.6 mS/cm,第2 周調至1.8~2.0 mS/cm 左右,之后控制2.2~2.4 mS/cm, 并一直維持到采收。
營養(yǎng)液的灌溉時間及灌溉量
循環(huán)系統(tǒng)要設置定時器,白天每小時開啟水泵循環(huán)15~20 min,夏季夜晚每2 h 循環(huán)10~15 min, 冬季夜晚可不開啟循環(huán)。滴灌系統(tǒng)則根據(jù)作物需肥量具體設置,需肥旺盛的作物每天滴灌5~8 次,每次3 min;耐肥性差的作物每天滴灌2~4 次,每次3 min。◆栽培管理
溫濕度管理
在溫室條件下,垂直空間的溫度高低和光照強弱的差異對立體栽培蔬菜的生長發(fā)育影響非常顯著。例如廣東地區(qū)的溫室內夏季地表氣溫與距離地面2 m 以上的空間溫度相差至少8~10 ℃, 冬季則相差3~4 ℃, 因此景觀布置上要根據(jù)不同作物對溫度的要求,在垂直空間上進行立體分布。一般喜溫熱品種的適宜生長溫度在20~35 ℃, 喜冷涼品種的適宜生長溫度在10~20 ℃。另外色彩艷麗或結球的葉菜要求晝夜溫差達到8~10℃以上,景觀效果才較佳。因此,觀光溫室要求配置控溫控濕設備,一般溫度控制在10~30 ℃ 為宜。此外大部分觀賞蔬菜對空氣相對濕度均要求60%~75%, 過濕易生病腐爛,過干又會造成葉片邊緣失水干枯和促進纖維化而影響觀賞效果。整枝引蔓
景觀栽培要比生產栽培更加注意整枝修剪。一般茄果類第一次分枝保留2 天分杈,以后每次分枝都只保留1 枝, 保證每個植株只有兩條分支向上生長,這樣既可以通風透氣,觀賞性也最佳。瓜類整枝一般在雌花出現(xiàn)之前主蔓不能繞繩向上生長,且側蔓應全部打掉??梢宰屩髀仍谒嗟亩ㄖ舶寤蚧|培的槽面或種植袋上面盤繞生長,等雌花開始出現(xiàn)時才讓其主蔓繞繩向上生長。為了便于人工授粉和增強觀賞效果,主蔓長至2 m 左右時,應及時摘心,然后在主蔓中部無瓜的節(jié)位選留2~3 條側蔓,當側蔓有2~3 個雌花時在最后1個雌花后留1 片葉摘心。此外植株下部老葉衰老變黃時,要及時剪除。授粉
為了提高觀賞效果, 溫室栽培觀果類蔬菜還要采用昆蟲或人工輔助授粉。昆蟲授粉可利用熊蜂生物授粉技術,人工授粉應在10:00~11:30 或15:00~16:00 進行, 授粉時適宜溫度為18~28℃ 。病蟲害防治
在溫室條件下,濕度大且空氣流動性弱,蔬菜易生病,主要的病害有霜霉病、軟腐病、黑斑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跳甲、菜青蟲、小菜蛾、粉虱、茶黃螨等。病害以防為主,藥劑可用50% 多菌靈500 倍液、甲基托布津500 倍液、72% 農用鏈霉素4000 倍液灌根7~10天1 次, 連續(xù)2~3 次。發(fā)病后噴‘金雷多米爾’800 倍或‘安泰生’800 倍或嘧肽霉素稀釋600~800 倍或‘敗毒’+‘巨力星121’ 稀釋600~700 倍,7天1 次連續(xù)2~3 次。蟲害可選用25% 蚜虱統(tǒng)熏殺1000 倍液或白粉虱煙熏劑熏殺,用滅蠅胺1000 倍液5 天噴霧1 次,連續(xù)2~3 次。下一條: 蔬菜種植技術:有機生態(tài)型蔬菜無土栽培技術! | 上一條: 為什么植物土培時澆水太多會爛根,可是水培了卻不爛根呢? |